雙相不銹鋼

您的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雙相不銹鋼 > 雙相不銹鋼的發展歷史

雙相不銹鋼的發展歷史

來源:至德鋼業 日期:2022-08-04 09:32:32 人氣:216

雙相不銹鋼(Duplex Stainless Steel,DSS)是指其固溶組織由鐵素體相與奧氏體相組成,而且其中每相的比例約為45-55%(量少相至少占30%)的不銹鋼。由于雙相不銹鋼具有鐵素體和奧氏體的兩相組織結構,因而具有奧氏體不銹鋼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特點,兼具優良的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從而備受青睞。

雙相不銹鋼的發展與應用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,1936年,名為Uranus50的鋼種在法國獲得第一個雙相不銹鋼專利,迄今為止,雙相不銹鋼已經發展了三代[14]。從圖2.1可以看出雙相不銹鋼的發展歷史。

第一代雙相不銹鋼以20世紀40年代美國開發的AISI 329為代表鋼種,有較高的CrMo,耐局部腐蝕性能好,但因含碳量較高(C>0.1%),故焊接時易失去相的平衡,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并導致耐蝕性及韌性下降,焊后必須經過熱處理,一般只用于鑄鍛件,在應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。50年代前蘇聯發展了含穩定化元素鈦的08X21H5T08X21H6M2T 鋼,同時德國開發了1.4582鋼,法國開發了Umnus50鋼,英國研制成功了Ferralium255 鋼,以及日本在美國329鋼的基礎上降低碳含量,開發了329J鋼種。

20世紀60年代中期,瑞典開發出了著名的3RE60鋼,它是第一代雙相不銹鋼的典型代表,特點是超低碳,含Cr量為18%,焊接及成型性能良好,可廣泛代替AISI 304L316L鋼用作耐氯離子應力腐蝕的材料。但是該鋼在焊接熱影響區易出現單相鐵素體組織,從而使耐應力腐蝕及晶間腐蝕性能下降。

70年代后期以來,隨著二次精煉技術的應用和普及,可容易地冶煉出超低碳的鋼,使一系列新型不銹鋼鋼種的產生成為可能。同時發現N作為奧氏體形成元素對雙相不銹鋼有提高耐腐蝕性能的重要作用,改進了第一代雙相不銹鋼的缺點,從而開創了第二代新型的含氫雙相不銹鋼,并開辟了雙相不銹鋼新的應用領域,如石油化工、造紙、化肥、制鹽、造船等行業。第二代雙相不銹鋼不論是18Cr型,還是22Cr25Cr型大多數屬于超低碳型,已納入了美國的ASTMA789 A790標準。此外,法國有URANUS系列,英國有ZERON鑄鋼系列。

80年代后期發展的超級雙相不銹鋼屬于第三代雙相不銹鋼,這類鋼的特點是含碳量極低(C0.01-0.02%),含高Mo和高NMo1-4%,N0.1-0.3%),鋼中鐵素體含量40-50%,此類鋼具有優良的耐孔蝕性能,抗點蝕當量值大于40。1996年韓國公開的雙相不銹鋼,具有優越的抗熱塑性、耐腐蝕性能、抗高溫氧化性能和沖擊性能。

2010年世界雙相不銹鋼年產量已達到30萬噸,并以每年17%的速率增長;瑞典、芬蘭和法國作為主要生產國家,產品包括管、熱軋卷板和熱軋中板等。我國雙相不銹鋼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期,太鋼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研發2205雙相不銹鋼,2005年推向市場;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曾為我國西氣東輸提供了幾百噸的2205雙相不銹鋼鋼管。

本文標簽:雙相不銹鋼 

發表評論: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
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臺灣 香港 澳門
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|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|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|国产猛男GAYB0Y1069麻豆